2012年1月17日星期二

劉典復:與張愛玲的「緣」、張愛玲手稿、張愛玲的天才夢

20111226
●回想起來,與張愛玲也算是有點「緣」。
前年新亞書店拍賣了一封張愛玲給詩人戴天的信,短短數十字,賣了五萬多港元。恰好那時候缺錢用,看到媒體報導拍賣佳績,也忍痛將收藏多年的一些骨董書和名人手稿,交給新亞的蘇賡哲拍賣,希望幫補家計。
其後一年多的幾場拍賣會,我的幾件骨董書和手稿都高價售出,不但把房貸還清了,還存了一點餘錢。
最近新亞舉行的拍賣會,有黃俊東珍藏的兩封張愛玲書信和兩份手稿拍賣。張愛玲著作甚多,手稿應該不少,但大都由宋淇和出版社收藏,書市罕見。黃先生當年因編輯「張看」一書,與張愛玲有書信往來,這是他僅存的張氏真跡。張的著作是我心頭好,她也是40至70年代具代表性的女作家,這次不買她的手稿,恐怕機會難再,於是我從賣家做回買家,參與競投。
兩封信我都不敢高追,分別以28000元及34000元港元由內地買家投得。最觸目是「張看」的十頁序言手稿,競投至12萬,我放棄了,也讓內地買家奪寶。最後一件是短短數十字的手跡,貼在唐文標編的「張愛玲資料大全集」中,這手稿被其他買家忽略了,竟無人競爭,我以底價25000元投得,後來才發現比想像中更珍貴。

20111227
●之前在拍賣會上以底價投得張愛玲手稿,喜出望外。投標前沒看過實物,僅憑目錄上的圖片,不知內容為何,得標後才知道,該張貼在「張愛玲資料大全集」扉頁上的手稿,原來是「張看」書末「附記」的第二段文字。
這段文字有個故事。1976年戴天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張看」,排印期間,張的舊作「論寫作」和「天才夢」出土,又編入「張看」中,但書已排好了,只能編在書的最後。該書原是按時序排列,這一來秩序亂了,張便寫了一段附記說明。不久後,張寄信給戴天:「如果還來得及的話,請在書末『附記』裡再加一段,附在這裡寄上。」三天後,她致函編輯黃俊東:「前兩天我又補寄給戴天先生的『附記』第二段,請不要再加上了。太費事,倒不是為了出版遲早。」
上述給戴天的信,去年由陳子善先生以5萬多港元投得;給黃俊東的信,則在這次以34000元成交。至於我買到的,則是這兩封信的「主角」:「附記」的第二段。
黃俊東在其「獵書小記」說,張做人仔細,怕麻煩編輯,所以叫他不要再加上第二段,不過黃最終還是把它加上去。我卻認為張寄出該第二段後有點後悔,才寫信婉轉「攔截」,原因是該段文字很「特別」。
20111228
●「張看」附記的第二段不足百字:「又,『我的天才夢』獲西風雜誌徵文第13名名譽獎。徵文限定字數,所以這篇文字極力壓縮,剛在這數目內,但是第一名長好幾倍。並不是我幾十年後還在斤斤較量,不過因為影響這篇東西的內容與可信性,不得不提一聲。」
『我的天才夢』是張愛玲18歲寫成的處女作,林沛理先生形容為散文經典,應被用作中文寫作教材:「一字一句都是高超寫作技巧的示範。更重要的是,它以身體力行的方式,一語道破了寫作是什麼和什麼是寫作。」
當年西風雜誌徵文賽設獎十名,另定三個安慰獎性質的「名譽獎」,張得到的其實是安慰獎最後一名,西風的評審實在太不識貨。
陳子善先生說:張甚看重這篇處女作,她雖表白「並不是我幾十年後在斤斤較量」,但增寫這段「附記」,恰恰說明她仍在斤斤較量。
張寄出這段增寫的「附記」後,又寫信叫黃俊東先生不要加上,黃認為張是怕麻煩編輯人員,才叫他這麼做。不過,如果張僅僅是為了「不好意思」,她一開始恐怕就不會增寫了。我倒覺得她寄出這第二段「附記」後,也察覺文字間流露的酸溜溜味道太濃,因此寫信給黃俊東「攔截」,幸黃先生是識貨之人,無論如何也將這第二段加到書中。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與張愛玲的「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