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日星期三

蘇賡哲:中文書店衰落談


    讀友們都知道,我不喜歡提及在多倫多開辦的「懷鄉書房」。因為報刊專欄是社會公器,作者不應該拿社會公器來宣傳自己的店鋪。 今日,這個顧慮解除了,因為書店已結業。現在可以透過書店的15年歷史,看看移民社區閱讀現象的一些文化變遷。
    書店之所以結業,當然是業務不理想。很多人一接觸到這問題,首先就想到是租金昂貴。其實懷鄉書房遇到很好的業主,在號稱「北美最大港式商場」裏,它的租金一直比市值低了一大截。這是因為業主岑先生是我的讀友,願意支持這項文化事業故。岑先生辭世後,他的遺孀繼續這番美意,可以說是人間有情的體現。 
    華裔移民社區的中文書店趨向沒落,不是今天的事。多倫多以前有三家「三聯書店」,數年前就關閉了兩家。剩下的這一家,因為有公立圖書館光顧,相信是維持下來的原因。三聯書店的老板是中國政府,實力何其雄厚,它們要關閉,可想而知生意走下坡之勢已無可挽回。伴隨著兩家三聯結業,還有一些大陸移民開辦的書店也陸續停辦。 再加上懷鄉亦關門了,多倫多剩下來的中文書店已寥寥無幾。
    和十多年前一片榮景比較,多市中文書店衰落,有相當明顯的階段性。以懷鄉書房來看,第一個打擊是「911」事件。一個城市的閱讀人口畢竟有限,但如果能吸引美國華人遊客,閱讀人口就可以擴大很多倍。
    「911」之前,每逢周末或美國假期,旅遊巴士載來美國華人,營業額就以倍數增加。遊客是源頭活水,「911」之後,美國海關安檢嚴苛到經常令人不勝其煩地步,過境購物遊客頓減,倚賴美國客的多倫多書店業務一蹶不振,直到現在仍恢復無望。這和沙士疫症的打擊不一樣。沙士肆虐期間,商場門可羅雀,書店生意可以日吃一蛋。但疫症一過,便復元如昔,何以美國遊客不能回復以前舊習,故燕重來?怕了海關也許只是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第一代華裔移民老了,有些甚至走入歷史,作了古人;土生土長的移民對讀中文書刊沒大興趣,或者根本不懂中文,自然就不會過境買書。 以前,第一代移民有世代更迭,一代凋謝,有新一代從香港來補充,但近十年來,香港移民數目銳減,凋零或回流的人口日增,補充華人社區人口的是大陸移民。大陸移民雖然喜歡閱讀,可是購書能力不高。高的是短期來加公幹的官員或企業家,他們出手豪爽,集中於買政治禁書,可惜這種客人不多,未足成為利好因素。
    大陸移民閱讀開支預算比較低,也許可以從報刊略見端倪:香港移民撐得起兩份港報在加國的海外版;人數較遜的台灣移民也撐得起一份,大陸移民社區則始終只有免費報紙。當然,在書店門市的「前線觀察」,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大陸移民一進書店,往往只是問:「有沒有考駕照旳書」。偶爾拿起一本特價書問價,知道是一塊錢就往往會嫌貴放下。
    有些看到封面後我們的標價,還會十分詫異說:「這不是人民幣訂價嗎?」以前,我以為這是因為大陸移民初來甫到,大多數技術移民的經濟條件未如香港挾資而來的九七移民,例如他們比較年輕,兒女還需要專人照顧,因而兩夫婦只能一個外出就業,收入自然較低,待兒女長大了,情況就會好轉。但等到今日,發覺這是閱讀開支的預算問題,等於是書店的頹勢不可能逆轉,只好把它關閉。
    希望我的觀察結論是錯的。只有主流社會的英文書店才能生存,移民社區中文書店先後消失,畢竟不是可喜現象。

3 則留言:

嚴嶺鋒 說...

蘇博士曾說不太懂、不碰電腦,所以沒說互聯网的因素。我這兩年瘋狂閱讀,但都來自 Internet。時勢矣。

懷鄉書訊 說...

2chanze, 好記性,有興趣的讀者可看博士文章:電子書與實體書http://chezmoibooks.blogspot.ca/2012/07/blog-post_14.html

alniyat 說...

請問未處理完的書下落如何呢?我掛住《奼紫嫣紅開遍:良辰美景仙鳳鳴》及《嚴淑芳粵曲選唱集》二套書,不知是否還在,作價幾何。以前覺得貴(60刀/套),每次去書店都是看一看又放下了。前一陣鼓起勇氣想試試議價,跑到太古一看才發現連書店都不見了……呃。@_@

在我看來,互聯網對實體書店的影響非常大,除了電子書對實體書的衝擊外,還有網上書店對實體書店的衝擊。現在香港大陸台灣開的網上書店有好些,賣新舊書的都有,收國際信用卡的也不少;至於運費問題,只要不急用不怕等,慢慢海運過來也不是太貴。我有好些書(中文書)就是這樣買來的。我亦在網上看到有人組織團購圖書以求攤薄運費。所以我的感覺是:實體書還是有需求的,但較為年輕的移民越來越傾向於從網上求書,無論是電子書還是實體書。

要能比較隨心所欲地買實體書,除了要有銀子,還要有空間。就我自己來說,出國時就拋低一堆書在家裡;數年後到加拿大時又留了一堆書在父兄處,不夠地方放,最後碼得齊齊的裝箱墊床去了。現在租房住,空間有限,買實體書時不得不注意節制,因為買太多的話固然房間裡放著佔地方,一旦要搬”家”就更是頭疼。

我喜歡逛書店,特別是舊書店,因為與目的相對明確的網上搜書不同,逛實體店不時會有意外之喜。即使超預算買不起,看看也是開心的。懷鄉是我在大多買過書的實體店中關門的第三家,要說不傷感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