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蘇賡哲:不同的榮辱觀

7月16日多倫多明報 
    以前教書時,常告訴學生:「你們來上學,目的是求學問,不是為尊敬我而來。懷疑我、質難、挑剔我,就是對我最大的尊敬。通過懷疑、質難和挑剔,發揮了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學問才會有進步,才會超越我這個老師。」       這是我的教學精神。向前引伸,在我做學生時,當然也就是這樣對待我的老師。我寫《郁達夫研究》這篇論文時,王韶生老師反對,理由是題目太大了。他認為不太大的題目甚多,包括《五四運動以後的散文》、《五四運動以後中國散文的發展》、《中國現代小說技巧研究》等。這些題目涵蓋面之大,可謂無邊無際,他說不大;抽取其中一位作家出來研究,他說太大。我當然會加以反駁,問他怎樣自圓其說。他一直不作回應,我只好當他是詐傻扮懵。 
    我對王老師的反駁,是對他的尊敬,但有些朋友不懂,以為是失敬。梁文道在《大學教授》中說:「以前我看 『某某教授榮休文集』之類的書,總見其門人友好不住獻媚稱美,後來讀到一些外國大師的同類文選,卻發現那些撰文的同行和學生竟毫不客氣地炮火全開,頗有欺師滅祖的意思,很是不解。有朋友點醒了我,這才叫真正的尊重。 」他得到的「點醒」,是看得起你才開火。他說,難怪那些被人罵了個透的大師,最後還是要客客氣氣地在文集結尾來一篇『回覆我的批評者』,銘感大家的厚愛。」 
    既然是大師,自然不會像王韶生老師那樣裝傻扮懵。他們知道被批評正是自己教學的成就。

6 則留言:

天佑女皇 說...

意見不同很難做朋友。

匿名 說...

絕對相信蘇博士言行如一。

匿名 說...

言論自由是一個基本的社會條件, 否則這種風氣很難養成

匿名 說...

小弟在西方國家完成大學,但早想一所中文大學修研究生,目的是進修更好中文。 在詢問一些在港台朋友後便放棄了此念頭,因為習慣了西方大學的自由風氣,難以“忍受”中國文化中的大家長風格。

今讀了蘇先生的文章,真是難得 !

匿名 說...

老師 , Is your book OUT OF PRINT?


" 香港有三位 郁達夫研究專家,中文大學鄭子瑜教授 和專欄作家 蘇賡哲先生都有專著問世;

還有位 李遠榮先生,也有出類拔萃之勢,他最近出了一本《 名人往事漫憶 》,其中有關 郁達夫的文章 使我感興趣。 . . . "

「 階梯 」的緣份
http://news.singtao.ca/vancouver/2010-03-23/canada1269340161d2385792.html

http://www.booksloverhk.com/profilebl145.htm

天佑女皇 說...

*要有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最重要不可有疑心,對師父懷疑則無功德。

*要有疑心: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