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星期一

蘇賡哲:劉詒嫻的悲劇

5月19日多倫多明報     
    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這對中英異國鴛鴦,在回到新中國熱烈參加建設後,慘受政治迫害,批鬥坐牢固例行事,最不幸是兒子因而精神失常,逃回英國時,每在街頭碰到中國人,就跪地抱頭叫「不要打我」。 像楊家這種不幸並非孤例,只是因為他們是著名學者、翻譯家,才顯得特別矚目。另一位翻譯家劉詒嫻,經歷也很可歌可泣,但就不大為人所知。 
    劉詒嫻家世顯赫,祖父是清朝駐歐洲欽差大臣劉瑞芬,外祖父是晚清重臣張之洞。她留學德國柏林、慕尼黑等大學,學業戓成績優秀,是洪堡獎學金得主。其後和一位德國醫生結婚,育有一子一女。戰後,劉詒嫻急於報效祖國,帶著兒子和尚在腹中女兒回到中國,丈夫因德國專業人員限制不能同行,結果從此永訣。劉詒嫻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被定為反革命右派分子。以她的出身和經歷,當然在劫難逃。 比較奇特的是後來改為摘帽右派,公安局要註銷她的右派分子記錄時,才發現她從來都未被定性為右派。然而,她在文革時期,一直長時間被迫在胸前掛著「右派分子劉詒嫻」的大牌子度日,掛得久了,別人叫她不必再掛,她仍不敢脫掉。 
    劉詒嫻的兒子因有德國血統飽受歧視,「軀殻雖然還在人世間,苦難的靈魂早已飛走了」,為了逃避現實,變成酒鬼。 悲劇只因生為中國人,如果有個德國女子像劉那樣精通中、英、德語,丈夫是慕尼黑醫生,有極可愛的一對兒女,命運當然大不一樣。

2 則留言:

匿名 說...

如果文中呢兩個家庭冇犯賤走去建設野蠻嘅新中国,命運當然大不一樣。

匿名 說...

信他才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