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8日星期五

蘇賡哲: 統戰壯大術

4月29日多倫多明報     
    記者要我分析香港左派書店何以能擁有近乎壟斷的優勢。我想,很多人的答案必定是國家資本,財雄勢大,不壟斷才是奇事。 但我們只要再看一看,香港的左派報紙,也有國家資本,同樣財雄勢大,為甚麼銷路一直居於其他報紙的榜末?同樣是宣傳利器,報紙比書店更有喉舌功能,讀者卻寥寥可數?可見並非資本決定一切。
    如果假設那些出身自左派陣營的作家如早期金庸、後期李怡、司徒華、梁慕嫻、還有晚一輩的陶傑、沈旭暉等,一直能夠在左派報紙隨意發表獨立思考、自由意志的文章,這樣的報紙,銷量極可能穩居第一。也許你會說,這一來它還算是左派報紙嗎?但別忘記,上述作家的著作,全可以在左派書店出售。亦即是說,左派書店兼容並包,得到讀者支持,統戰策略成功,才成就了近乎壟斷地位;左派報紙排斥異己,講敵我分明,因而始終乏人問津。(我曾在《文滙報》寫過一個時期的專欄,預先講明只能談風月、不談政治)。
    左派書店吃透統戰精神,因此不受財雄勢大的外來書店威脅。台灣的誠品、南洋的大眾、葉一堂這些過江龍不能取代左派書店,因為它們相對於左派書店,沒有意識形態不設限的優勢,而且左派書店對香港讀者的要求,掌握得比它們細緻。不講政治,左派旗下的萬里出版機構,烹餁書層出不窮,當然比台灣同類書較適合香港人口味,外來書店,還要向左派批發,競爭怎能不處於下風。
    左派書店以統戰壯大自己,關鍵時刻才顯示威力。

3 則留言:

匿名 說...

烹餁書層出不窮. heehe...

匿名 說...

金庸原来也是左派呵呵。

龍象般若 說...

我看的書反而在左派書店一定找不到,1978年至1989年我常買臺灣的精裝硬皮書,佛學,仙學,玄空風水,命運術數,當時定要去馬健記,實用,陳湘記,上海印書館買,買功夫書可去灣仔天樂里的藝美圖書公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