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星期一

蘇賡哲:國學大師絕了種

11月10日多倫多明報      
    陳冠中在小說中虛擬老舍得到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如果國民政府沒有「播遷」台灣,繼續是全中國的統治者,這個可能性當然存在。 現實卻是,毛澤東時代傷害了文學創作的生機,文學家只能遵命成為黨的宣傳工具,民國湧現的作家群或死或廢或轉業,應該說是文星殞落的黑暗時代。同時殞落的還有一批國學大師。不過,國學畢竟和政治可以隔著一張紙,民國形成的國學大師群在大陸雖然亦備受摧殘,黯然失去光彩,遭遇尚比作家好一些,只是岳南嘆息的「大師去後,再無大師」,的確是事實,高行健、莫言還能得諾獎,國學大師卻後繼無人。季羨林因為長壽,可以說是民國培養出來最後的大師,在他身後,已沒有人享有同等聲光。 
    和作家不一樣的是,國學大師之後繼無人,在大陸可以說是政治高壓下的必然結果,但政治壓力沒有大陸嚴峻的台灣,在民初大師凋零後,同樣沒有新一代繼起。英治時期香港,學術自由度更勝台灣,但「大師斷代」現象和台灣、大陸沒有分別。新一代學者,沒有誰的成就比得上饒宗頤、錢穆、唐君毅、牟宗三。也許有人會說,余英時就很不錯了,但余雖然年輕了一輩,學問基礎是1949年前就打好了的。 不算是學成於新時期的大師。 
    因此,假設沒有毛澤東時代的迫害,國學大師後繼乏人現象同樣無可避免。只有早期民國的土壤才養成這麼一批奇葩,凋謝之後,就絕了種,以後不會復生了。

6 則留言:

匿名 說...

國學大師在現今的互聯網世代, 或許已沒有需要; 任何國學方面的專才的知識也及不上互聯網上可以唾手而得的國學知識.

David Wong 說...

完全不同意樓上的說法。互聯網固然可以加快知識的傳播速度,但前題是先要有「知識」,才可以談「傳播」。沒有國學大師,國學知識就沒有堅實的基礎,那些「互聯網上可以唾手而得的國學知識」,到頭來恐怕只是在傳播無知。

匿名 說...

大學沒有「國學系」, 讀國學的搵唔到食 , 又好難出paper , 英文寫的國學論文 , 很很很很很冷門 , 大師也必定被炒魷 , 所以國學大師絕種 , 是學術生態做成的。

David Wong 說...

也不一定要有「國學系」,理論上國學大師也可以在中文、歷史、哲學等學系任職。但我同意學術生態是國學大師絕種的重要原因。今日的大學常常用某些量化的標準(例如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來評審學者的表現,寫論文有時就像銷售員「跑數」一樣,學者自然難以潛心研究學問了。

Albert Y.C. Lai 說...

大師不只博學, 還要有高見, 甚至提出深遠的新思想. 互聯網幫你博學, 但高見及新思想還要靠你自己. 現實亦已證明, 自從有了互聯網, 博學的人多, 高見的人少, 而低見的人又比博學的人更多.

中國史上就只兩次盛產大師的時代, 都是軍閥割據的時代, 一是春秋戰國, 二是民初.

匿名 說...

在大一統的年代 , 思想沒有衝擊 , 權力集中 , 沒有各式各樣的舞台 , 試煉新思想新想法 ,
也使大師不能出現 , 特別是在中共這種一言堂社會 , 國學大師是必定絕種的 , 最好是分裂成七八個國家 , 互相競爭 , 這才是孕育大師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