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3日星期日

蘇賡哲 :中英有別

    香港人在爭取民主的過程中,最常聽到來自左派陣營的質疑是:「為甚麼英國統治時,你們不爭取民主,現在才來爭取?」彷彿爭民主不是真正目的,「在外國反華勢力指使下搗亂,存心和祖國過不去」才是目的。
民主派的回應每說:「英國在香港雖然不實施民主制度,但它本身是民主國家,它在香港的官員來自一個民選政府。」這個回應包含的前提是,如果港英施行暴政,英國的選民不會同意。如此回應不能說沒有道理,但不全面,因為英國在現代民主政治之前,就有民眾杯葛政府在海外殖民地的暴政。
    早在1780年,英國管治下的孟加拉出現饑荒,餓死五百萬人,英國人伯克在審判當時的總督海斯廷時大聲疾呼:「我以印度人民的名義彈劾他,因為他踐踏了印度人的權利,把他們的國家變成廢墟。」這時距離擴大人民選舉權的「改革法案」得到通過,還有四十多年。 倘若換了統治者是中國人,不用說甚麼海外殖民地,就是本國發生規模大十倍的饑荒,餓死數千萬人,大片土地成為戴厚英所說的鬼域,掌權者不會被審判,沒有人敢提出彈劾,甚至繼續享受來自餓不死的民眾如痴如醉呼喊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就是中英兩國的分別。美國鬧獨立,英國內部出現很多支持者,包括特意在議會穿著華盛頓愛國軍軍服。他們不介意國家分裂,甚至不介意國家可能從此走向衰落,「只要美洲那些人想獨立就可以」。如果換了是中國人,台灣要獨立就要血洗台灣。

4 則留言:

匿名 說...

根據英國最近的解密文件,好似話葛亮洪做港督時期,已經有意推動香港民主,但當時的中國總理周恩來反對,威脅要出兵香港,結果是香港的民主進程胎死腹中。

窮心未盡 說...

在美國有一柬蒲寨朋友是香港迷,一家熱愛香港的事物,今年24歲,巳入美國籍,他特別喜愛古惑仔系列電影,喜愛陳浩南一角及九龍冰室的九紋龍鄭伊健,很仰慕,常提起他未去過的砵蘭街,旺角,油麻地,銅鑼灣,秀茂萍等地,我總笑個不停,説:「砵蘭街是叫雞丶性工作者的出名場地,不是甚麼好地方,秀茂萍是貧窮的屋邨。」他母親60多歲,最近入了美籍,遊了加拿大溫哥華,但最想遊香港,吃香港的美食。朋友對香港明星如數家珍,例如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李彩華,黃心穎,蔡思貝,朱千雪等。我對他有種親切感,相反有一越南鄰居是臺灣迷,每天收看臺灣電視丶新聞,奇怪總𣎴見他收看越南的電視!令我對他有㸃討厭的感覺。英美文化差異不大,有同一信仰,但中港臺文化差異也很大,表面相似,但臺灣糭不同香港的咸肉糭,柬水糉。維珍尼亞,滿地可,大陸叫弗吉尼亞,蒙特利爾,信仰,信念不同,易惹人討厭!

窮心未盡 說...

甚麼事情總有人讚成,總有人反對,像今天支持川普的和反對他的都非常對立,英國留歐和脫歐也非常兩極,我不相信當年英國人都大部份支持美國獨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窮心未盡 說...

中英的分別是一個有健全的自由民主法治的制度而另一個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