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星期二

蘇賡哲:很難經營的事業

8月10日多倫多明報     
    從香港書展結束,出版社棄書如山,可以知道經營這項文化事業大不容易。 以我所知,除國家資本或國際財團支持的出版社外,不少民營出版社平日營運最多只能維持經費,要望穿秋水,等到一年一度的書展才能有盈利。不吃人間煙火的評論人怪責書展成為出版社的出貨節日,實在倘若書展不允許賣書,不少民營出版社就會消失倒閉了。我們看到,既然很多電影節可以讓片商買賣放映權,又讓觀眾買票入場,則書展何以就應該清高得只是把書擺出來讓讀者翻翻看,或者只讓行業內的少數出版人去洽談買賣版權。如果是這樣,讀者去圖書館豈不更好,還可以借回家慢慢細讀呢。行內出版人洽談版權有很多途徑,根本不必勞民傷財搞這麼大規模的活動。
    一般出版人即使目光如炬,兼小心奕奕,緊貼市場走勢,也不能保證出品都能暢銷。大抵十本新書中有一兩本賣得緊俏,甚至短期就能再版,已是相當厲害的角色。也就是要靠這一兩本暢銷書去補貼其他滯銷書,經營難度可想而知。
    現在有些出版社代客出書。只要作者付出版費用,甚麼書都可以受託代客完成出版程序,當然賣不出去和出版社無關。很多希望一償作家夢的作者願意一試,畢竟是業餘興趣,每與市場脫節,客觀上禍棗殃梨,製造了大批垃圾。
    藝展局以公帑資助作者出版著作,原是一項德政,可以發掘出被市場暗投的明珠,但也製造了不少只供自賞的孤芳,堪稱一枝針沒有兩頭利。

2 則留言:

天佑女皇 說...

書賣到很貴,仍然無錢賺?讀書的人少?賣書的很少?買書的更少?

匿名 說...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 垃圾的文化产品, 看的人多了也就成不了垃圾,比如方文山的东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