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6日星期日

蘇賡哲:莫名其妙的郝柏村

[2015-09-01]溫哥華星島      
    習近平搞紀念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台灣陸委會發表聲明說:「國人應審慎考慮社會觀感,宜避免出席此類活動。」 所謂社會觀感,就是如果出席,等於認同中共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國民政府不是;又等於是去欣賞習近平耀武揚威。
    在台灣新舊軍政界人士言論中,以郝柏村的《為還原抗戰歷史真相致大陸當局的公開信》最為矚目。他這封信主旨很簡單,就是要說明蔣介石才是抗日戰爭的領導人,沒有蔣的領導,就沒有抗戰的勝利。
    這當然是歷史事實,不過,我不明白他的公開信一開頭,就急於論述中國和其他同盟國反法西斯戰爭在本質上的分別,這和反對中共「中流砥柱論」其實沒有多少關係。
    郝柏村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有中國是以貧窮落後、軍閥割據的弱國,對抗世界第一流強權的日本帝國主義,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全靠全民奮鬥到底的意志和精神優勢,贏得最後勝利。其他同盟國以美英蘇為主,面對軸心國德意日,皆屬已開發的國家,他們都能製造飛機、大炮、戰車等精良武器,交戰的本質是為了霸權,決勝的核心是物質力,與中國抗日的本質不同」。
    本來只有世界反法西斯的一種戰鬥本質,郝柏村硬要把它一分為二,一種是中國以意志和精神佔優勢的反侵略正義戰爭;一種是美英蘇為以物質力決勝的爭奪霸權戰爭,後者似乎就談不上正不正義了。中共尚且懂得標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來拉攏所有當年的同盟國,郝柏村卻把美英蘇劃為「交戰的本質是為了霸權」,真莫名其妙。如果沒有美國的「物質力」,沒有美國製造飛機、大炮、戰車等精良武器,甚至製造出原子彈,單憑中國的意志和精神優勢,日本就會乖乖投降?中國能打贏這場抗日戰爭嗎?
    意志和精神優勢,威力等於戰無不勝的精神原子彈,這本來是毛澤東的理論呢。郝柏村懵懂若此,難怪比統戰、比宣傳,國民黨數十年來一直處於下風。
    我覺得郝柏村一定不知道,西方也有人把反法西斯戰爭分為兩種,他們的一分為二對中國很不利。中共資深黨員、國際政治學者資中筠曾碰到其中一位娶了中國妻子的法國學者,他認為南京大屠殺和德國納粹的屠猶是兩回事,屠猶是種族滅絕;日本對中國是殖民戰爭,日本人並無滅絕中國人的野心,而是要把中國佔領為他們的殖民地。
    大屠殺和三光政策在戰爭中是常見的行為,在中國內戰的歷史上也不罕見(中共軍事史家張正隆所著《雪白血紅》就記載了共軍圍困長春,餓死數十萬平民以逼國軍投降)。當年的中國就是郝柏村所說的窮國,日本侵略在某程度上有助於中國的工業化,例如日本佔領「滿洲」,就使東北成為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即使戰後遭受蘇軍劫掠,東北直到今天仍然具這方面的地位。
    日本的「東亞共榮圈」可以被視為欺人之談,但東南亞確實有不少人認為日本的軍事行動使他們擺脫西方殖民地困境,取得國家獨立。最近,安倍晉三關於二戰的談話引起中國和韓國不滿,但一些昔年備受日軍蹂躪的東南亞國家領導人,卻表示可以接受,甚至呼籲不要再糾纏於日本道歉問題。
    奉勸不知世情的人專注於否定中共「中流砥柱論」算了,別的少講為妙。

2 則留言:

匿名 說...

請原諒九十多歲的老人家吧,他的意思應是英美列強對德國納粹是屬於「黑吃黑」,而中華民國政府對之於戰犯日本則純屬「被侵略」。

懷鄉書訊 說...

對我來說,所謂反法西斯戰爭一詞實在太深奧,本來可置身事外的國家才可自稱反法西斯吧,蘇聯參戰也可叫反法西斯嗎?個人覺得將二戰性質統稱反侵略戰爭是否合適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