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多倫多明報
朋友年近花甲,恩愛數十年的妻子不幸病逝。中匱乏人,他急於續弦,四出廣伏缐眼,要求至親好友牽線作媒。

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
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
2013年12月29日星期日
2013年12月27日星期五
2013年12月26日星期四
2013年12月25日星期三
2013年12月24日星期二
蘇賡哲:談狄百瑞的儒家觀
[2013-12-17]溫哥華星島
美國漢學家狄百瑞(De Bary)教授自稱是「ABC」,不過不是大家熟悉的「美國土生華人」之意,而是美國土生儒者(American Born Confucian)。
台灣對儒學深有心得的傅佩榮教授很欣賞狄百瑞。尤其稱讚狄對儒家的辯護。
美國漢學家狄百瑞(De Bary)教授自稱是「ABC」,不過不是大家熟悉的「美國土生華人」之意,而是美國土生儒者(American Born Confucian)。
台灣對儒學深有心得的傅佩榮教授很欣賞狄百瑞。尤其稱讚狄對儒家的辯護。
蘇賡哲:狗、貓和雞的理論
12月10日多倫多明報
梁立人反對中國大陸民主化、自由化。他說,如果大陸搞一人一票選舉,就會變成人間地獄。這是他對大陸同胞沒有信心,對中共能勝出選舉也沒有信心。但為甚麼世上有不少民主自由的國家並沒有變成人間地獄?他解釋說,狗可以用繩拉著到處走,貓就不適宜這樣做。
梁立人反對中國大陸民主化、自由化。他說,如果大陸搞一人一票選舉,就會變成人間地獄。這是他對大陸同胞沒有信心,對中共能勝出選舉也沒有信心。但為甚麼世上有不少民主自由的國家並沒有變成人間地獄?他解釋說,狗可以用繩拉著到處走,貓就不適宜這樣做。
2013年12月19日星期四
蘇賡哲:昂山素姬想不到的
12月9日多倫多明報
劉夢熊曾被迫上山下鄉到東莞「插隊」,游水偷渡投奔港英後發了財,轉而擁護中共並當上政協委員。這類人中更突出的是梁立人,他發展了一套理論:因為親自受過中共迫害,吃過中共苦頭,他才認為現今的中共變好了,值得支持。
劉夢熊曾被迫上山下鄉到東莞「插隊」,游水偷渡投奔港英後發了財,轉而擁護中共並當上政協委員。這類人中更突出的是梁立人,他發展了一套理論:因為親自受過中共迫害,吃過中共苦頭,他才認為現今的中共變好了,值得支持。
2013年12月16日星期一
2013年12月13日星期五
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
蘇賡哲:最幸運的政黨
[2013-12-03]溫哥華星島
梁立人先生是香港資深傳媒人,美籍,殿堂級編劇,影視創作者,主持過多份報紙筆政,電腦九方和快碼中文輸入法發明人。他在學生輩的高志森清談節目中發表《愛國就要支持共產黨》,很多位朋友要我談談對他這番言論的看法。
梁立人先生是香港資深傳媒人,美籍,殿堂級編劇,影視創作者,主持過多份報紙筆政,電腦九方和快碼中文輸入法發明人。他在學生輩的高志森清談節目中發表《愛國就要支持共產黨》,很多位朋友要我談談對他這番言論的看法。
2013年12月11日星期三
2013年12月10日星期二
蘇賡哲:可笑的「愚忠論」
12月3日多倫多明報
華人宣誓入了美國籍或加拿大籍,當然就應該效忠於入籍國,這是政治倫理的通則。但美國籍的翁紹裘提出異議說:「已舉手宣誓成為美國公民的人,效的是甚麼樣子的忠?是不是凡忠必效?所謂作一個忠誠不二的美國子民,是不是做垂手低頭不折不扣的順民?」
華人宣誓入了美國籍或加拿大籍,當然就應該效忠於入籍國,這是政治倫理的通則。但美國籍的翁紹裘提出異議說:「已舉手宣誓成為美國公民的人,效的是甚麼樣子的忠?是不是凡忠必效?所謂作一個忠誠不二的美國子民,是不是做垂手低頭不折不扣的順民?」
2013年12月9日星期一
蘇賡哲:精神上的太監
12月2日多倫多明報
四川省57歲女子陳燕以長得酷肖毛澤東,在仿效大賽中勝出。後來經常應邀演出,收入極豐。其實所謂演出,只是站在台上作毛澤東狀,或向觀眾揮揮手、或抽抽菸、或作沉思狀,台下群眾已如痴如醉、甚或淚流滿臉,連呼「主席」不已。
四川省57歲女子陳燕以長得酷肖毛澤東,在仿效大賽中勝出。後來經常應邀演出,收入極豐。其實所謂演出,只是站在台上作毛澤東狀,或向觀眾揮揮手、或抽抽菸、或作沉思狀,台下群眾已如痴如醉、甚或淚流滿臉,連呼「主席」不已。
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
蘇賡哲:人類史上的「奇觀」
11月27日多倫多明報
朋友提出一個問題:在民主國家,有沒有為慶祝或支持一個專制政權而舉行的集會和遊行?古巴、越南和北韓人移居民主國家,沒人舉行聲援他所逃離、背棄的那個專制政權的活動,只有華人才會這樣做。
朋友提出一個問題:在民主國家,有沒有為慶祝或支持一個專制政權而舉行的集會和遊行?古巴、越南和北韓人移居民主國家,沒人舉行聲援他所逃離、背棄的那個專制政權的活動,只有華人才會這樣做。
2013年12月5日星期四
蘇賡哲:禍國殃民得平安
2013年12月2日星期一
蘇賡哲:西哲一句話的解釋
11月26日多倫多明報
西方哲人說:「看一個城市有沒有文化,不是看它的建築和設施,而是看它的舊書店多不多。」這話不少人覺得難以理解,他們認為舊書店多一些,最多就是這個城市的環保意識比較高,將舊書循環再用,何以說成是文化標誌?
西方哲人說:「看一個城市有沒有文化,不是看它的建築和設施,而是看它的舊書店多不多。」這話不少人覺得難以理解,他們認為舊書店多一些,最多就是這個城市的環保意識比較高,將舊書循環再用,何以說成是文化標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