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蘇賡哲:最遲的決裂

11月4日多倫多明報      
    楊寶熙是七十年代親共「國粹派」旗手,文革結束後,她逃避政治,直到2012年「重出江湖」,參與反國民教育絕食。

2016年11月21日星期一

蘇賡哲: 從崇禎皇帝說起

11月2日多倫多明報      
    崇禎皇帝在李自成攻陷北京時,上煤山自縊。滿城降臣對皇帝死難沒有悲傷的表現。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解釋這種現象說:明朝的國政是亡在科舉制度。

2016年11月20日星期日

蘇賡哲: 鄭大世的矛盾

10月28日多倫多明報      
    很多人心中有一個困惑:為甚麼那些聲稱熱愛中國,覺得中共偉大、光榮、正確,看到五星紅旗升起熱淚直流的人,只願跑去西方國家受洋人歧視,不肯回去當堂堂正正的強國人。

2016年11月15日星期二

蘇賡哲: 戀英的三個原因

10月20日多倫多明報      
    香港年輕一代,「戀英」是很普遍心態。這些年輕人對港英殖民統治不勝懷念。他們在遊行示威時,高舉港英旗幟,懷念那些消逝了的「古老好辰光」,甚至寫出《歸英論》一書,希望香港恢復英治。

2016年11月11日星期五

蘇賡哲: 中國歷史與「趕客」

10月24日多倫多明報      
    台灣和香港的獨派,都是以年輕人為主流,而且同樣走「去中國化」、排斥中國歷史的路。一般認為這是「世代翻轉」的共同現象。但有反港獨的人說,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解讀,因為「去中國化」的背後推動力量、都是很懂得歷史的中年人和老年人。

2016年11月7日星期一

蘇賡哲:高貞白掌故兩則

10月18日多倫多明報     
    許禮平兄以新著《掌故家高貞白》見贈。說來慚愧,經常有朋友提到一些聚會我和高先生都在場,然而我對高先生已毫無印象。

2016年11月5日星期六

蘇賡哲: 不平等與人權

10月21日多倫多明報      
    親建制評論者認為,香港年輕人不應該迷戀港英,他提出港英兩條「罪狀」,一是居港英國人地位比華人優越,種族不平等;其次是隨時將不受歡迎的人遞解出境,左派解去大陸,右派解去台灣(早期還將刑事犯解去南洋服役),顯示港英罔顧人權。 

2016年11月1日星期二

蘇賡哲: 鄭洞國與長春圍城

10月17日多倫多明報      
    中國人常以南京大屠殺比諸希特勒屠猶。然而國共內戰時,共軍圍困長春,餓死的平民人數和南京大屠殺相近,卻很少人願意面對。南京大屠殺是外國人殺中國人,長春慘劇是中國人殺中國人,這也許是不願面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