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
2012年6月29日星期五
蘇賡哲:他們何以喜歡新加坡
我一直認為梁振英和中共,不要香港內地化,而要香港新加坡化。歷來政論界還有個說法是,鄧小平和他的繼任人,也都很喜歡「新加坡模式」。有人甚至說北京想把中國新加坡化。這樣說來,香港變成一個「試點」了。不過,要香港新加坡化已經不容易,何況全中國。
2012年6月28日星期四
蘇賡哲:哈佛的六四課程
6月12日明報
89年六四那天,北京少女何曉清不理家人勸阻,走出街頭親歷了地獄血火。二十年前,我在加拿大認識她時,她還在求學,但矢志維護六四史實。現在,她在哈佛大學東方語言與文明系當教授,開設六四課程已兩年了,而且連續兩年獲頒哈佛傑出教學獎。
89年六四那天,北京少女何曉清不理家人勸阻,走出街頭親歷了地獄血火。二十年前,我在加拿大認識她時,她還在求學,但矢志維護六四史實。現在,她在哈佛大學東方語言與文明系當教授,開設六四課程已兩年了,而且連續兩年獲頒哈佛傑出教學獎。
2012年6月27日星期三
蘇賡哲:我的三個標準
6月11日明報
王丹寫「判斷人的三個標準」,其實就是他對朋友的要求。每個人的擇友標準都會因有所側重而產生分別,我的要求和小王就不太一樣。例如他要看人是否正向思考比較多,因為陽光型朋友可以在生活中給你鼓勵力量,當然比負面思考的人引起沮喪好。我則比較喜歡和擅長逆向思考的人為友。
2012年6月26日星期二
蘇賡哲:騙鄧談何容易
6月8日明報 八九年六四事件發生後,一直有個「陳希同向鄧小平謊報軍情」,以致老鄧認為學運就是反黨反鄧運動,才悍然出動軍隊鎮壓的說法。 不知道這說法最早源起何處,最近陳希同出來否認了,還說他連鄧家都未曾去過,如何謊報。
2012年6月25日星期一
蘇賡哲:換湯不換藥
塔利克‧阿里是多產政論家,《新左評論》編輯。他在《奧巴馬併發症》一書中提出一個問題:以「改變」作號召的奧巴馬,何以上任以來,所作所為和前任的小布殊沒有分別?特別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戰爭中,奧巴馬用無人駕駛飛機襲擊匿藏在巴基斯坦山區的恐怖分子,令塔利克覺得奧巴馬比小布殊更「殘忍」。
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
2012年6月21日星期四
蘇賡哲:他將帶領香港去哪裏
很多人擔心新特首梁振英會把香港內地化,我認為梁和他背後的中共希望香港新加坡化。如果他們要香港內地化,以前一紙命令就做到了,根本不必搞一國兩制。香港新加坡化早是中共的理想,司徒華先生在他的回憶錄中說過,中共曾經要栽培他當特首,說他可能是香港的李光耀(大意)。
2012年6月20日星期三
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
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
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蘇賡哲:西風仍然壓倒東風
戴卓爾夫人說:那個大國在未來數十年,甚至一百年,都不能給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
一個人預測未來,總是觀察既往,根據走勢,才作出判斷的。戴卓爾夫人自然也不例外。那個大國,聲名最顯赫的,無非毛澤東思想。王希哲指出,所謂毛澤東思想,兩個本質特徵,就是「農業社會主義」和「集權專制主義」。而「農業社會主義」,不免走向「空想社會主義」。
2012年6月16日星期六
蘇賡哲:李柱銘猜想
6月1日明報
前身為港同盟的香港民主黨和支聯會,是64事件後相繼出現的民主派組織;李柱銘與司徒華則是同時閃亮的政壇明星。華叔曾跟我說過,他和李柱銘分工,各自帶領這兩個組織,是因為他比較熟悉中國大陸國情,而李作為讀洋書的御用大律師,對香港港情,尤其中上層社會脈絡有精確掌握。
前身為港同盟的香港民主黨和支聯會,是64事件後相繼出現的民主派組織;李柱銘與司徒華則是同時閃亮的政壇明星。華叔曾跟我說過,他和李柱銘分工,各自帶領這兩個組織,是因為他比較熟悉中國大陸國情,而李作為讀洋書的御用大律師,對香港港情,尤其中上層社會脈絡有精確掌握。
2012年6月15日星期五
2012年6月13日星期三
蘇賡哲:胡溫另有顧忌
[2012-06-05]星島
聽見很多人批評中國的胡溫政府「懦弱」,面對不堪一擊的菲律賓政府在黃岩島又叫又跳,也不敢出手教訓。早些時在香港計程車上恭聆興奮的司機偉論已聞此調,回加後發現華社知識界也有不少義憤填膺、齊聲喊打的聲音。
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
蘇賡哲:文化衙門的煩惱
[2012-05-29]星島
最近,台港兩地都有文化衙門的煩惱,只是煩惱緣由有別。台灣的煩惱依然是百變不離其宗的藍綠之爭;香港的煩惱雖然是誰來擔任文化局長的人選問題,本質也是一個「深層次矛盾」:民主派與建制派之爭,說到底還是親共與恐共之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