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9]星島
早前提出「司徒華先生因1984年寫信給許家屯,自喻為黨外共產主義者,因而受中共要挾,才在五區公投轉軑」。此議獲評論界不少人士認同,但也衍生出其他問題。
身為華叔數十年老朋友,面臨對他「何以到六四才與中共徹底決裂」的質問,實在不易代他作答。他參加共青團前身的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這大家都可以理解。

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
2011年11月29日星期二
2011年11月28日星期一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蘇賡哲:原則應重於選票
孔誥烽和何俊仁兩先生對五區變相公投的效用有不同看法。何說:「支聯會二十多年來,每年以和平、理性、非暴力方式,凝聚以十萬計的市民悼念六四,對中共造成持續而巨大無比的道德壓力,五區公投的群眾參與及社會影響怎能與之相比?」
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
蘇賡哲:柴玲回憶錄讀後
天安門學生領袖中,柴玲和吾爾開希是最其爭議性的標靶人物。吾爾開希還好些,就是被攻擊他耽於享受,活得肥肥白白,枉自救了他出來,沒有什麼作為。柴玲的處境比他更艱難,主要是加瑪那部電影令很多人覺得她是個要別人去送死,自己卻要逃生的惡毒兼自私女人。
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蘇賡哲:從耶穌到猶大
同是多倫多第一報舊文,再斬四兩。
蔡瀾出版了上下兩冊《老友寫老友》,寫的是“外星人”倪匡大哥。事實上像倪大哥這麼有趣的人物,世間恐怕沒有第二個了。歷史上比較相似的是魏晉朝一些名士,但魏晉名士其實不太有趣,不像倪匡所到處必伴隨歡笑。
蔡瀾出版了上下兩冊《老友寫老友》,寫的是“外星人”倪匡大哥。事實上像倪大哥這麼有趣的人物,世間恐怕沒有第二個了。歷史上比較相似的是魏晉朝一些名士,但魏晉名士其實不太有趣,不像倪匡所到處必伴隨歡笑。
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
蘇賡哲:可怕的「淡定」
「哀莫大於心死」是出自《莊子‧田子方》的成語。一位熱心中國國事的朋友把它改為「哀莫大於心不死」。其實兩者沒有矛盾,「哀莫大於心死」,既然心死,就無所謂哀不哀,哀是一種客體對心死者的看法。心不死的哀,則是主體本身的感受。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
蘇賡哲:聰明的蠢才
日前,何俊仁用蕭伯納的話為司徒華先生和中共的關係史辯護。蕭翁說「20歲時,不相信共產主義,你是一個沒有理想的庸才;40歲還相信共產主義,你是一個沒有腦袋的蠢才。」學者孔誥烽相信了我所提出,司徒先生是因為和中共的關係被要挾,而在五區公投轉軑的。何俊仁認為年輕的華叔被共產思潮吸引,顯示他是熱血青年。但何先生置蕭伯納後半句話於不顧。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
2011年11月13日星期日
蘇賡哲:夢遊
每日都有人要我預測唐英年還是梁振英會當特首。我想,如果他們兩人都出來競選,最大可能是兩人都不知道誰會當選,何況我們這些海外閒人。香港回歸前,有《特區首長此中尋》的「特首天書」出版,現在反倒未見同樣投機之作。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蘇賡哲:從李健吾到林徽因
李健吾是著名文評家,但他自己的文字技巧實難恭維。例如他寫四個女作家時有如此句子:「她們從不同的社會角落走來,傳統不同,環境個別,因而反應和影響也就不能屬於一致。」這裏的「個別」用得很有趣很「個別」,更「個別」的是「不能屬於一致」。也許「不一致」會使他少了三個字的稿費吧。此外,他形容凌淑華時,句子是:「一位是溫文爾雅的凌淑華,像傳教士一樣寶愛他的女兒,像傳教士一樣說故事給女兒聽。」凌淑華像「傳教士」,還是「女兒」?如果凌淑華是「傳教士」,「女兒」是誰?如果凌淑華是「女兒」,「傳教士」又是誰?
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蘇賡哲:杜月笙與 中共 / 毛澤東
海外每有人批評中共是黑社會治國。中共官方批准的出版物將中共與黑社會相提並論,就相當罕見了。北京九州出版社的《民國多少事》一書,作者是雲南大學的謝軼群,他就將中共和上海黑社會大頭子杜月笙相提並論,今昔對比,感慨繫之。
2011年11月7日星期一
蘇賡哲:平等和國運
美國建國群賢之一的傑佛遜,沒有參加費城製憲會議,因為當時他奉派出使法國。但他是個思想家,他的政治理論對美國建國初期走向有極大影響力。辛亥革命後,中國未能民主化,而美國獨立戰爭後成功建立民主體制,從傑佛遜的政治主張中已可看出其中分別。
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蘇賡哲:民主的拖延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滿清帝制,卻未能建立民主中國。很多人以為是孫中山和革命黨人沒有足夠武力,以致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篡奪。其實,孫中山即使有足夠武力,能夠控制全局,中國的民主化仍然是很久以後的事。他的繼承者蔣中正在北伐以至退守台灣,一直秉承他的建國三程序,從軍政、訓政以至憲政,到死都只有空談的民主憲政、實際停留在訓政階段,是沒完沒了的威權統治。
第七屆舊書字畫拍賣目錄 801-911
801 九龍與宋季史料
饒宗頤
萬有圖書公司1959年11月初版
HK$300
802 祟基校刊 第57期
1974年12月
HK$ 100
803 香港學生運動
回顧及檢討
香港大學學生會
1978年4月
HK$ 300
804 九龍精武學校(校簿)
1920年代
HK$ 200
805 訓蒙指南
英皇書院1921年
香港早期教科書
HK$ 200
第七屆舊書字畫拍賣目錄 701-800
701 偉大的西北
蔣經國
重慶 天地出版社1943年初版
HK$ 300
702 中國剪影 一集、二集
曹聚仁
香港 創墾出版社1954年
共2冊
HK$ 200
703 學鈍室回憶錄
李璜
香港 明報月刊社1979年初版
精裝
HK$ 300
704 康有為與戊戌變法
康家同 編著
自印1959年
作者簽贈本
HK$ 200
705 孫中山先生榮哀錄
伍達光 編輯
上海國民書局1925年
HK$ 500
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第七屆舊書字畫拍賣目錄 601-700
601 兒童樂園 第579、584、585、647、648、651期
香港 兒童樂園半月刊社1977–1980年
共6冊
HK$ 300
602 新語 1962年補編(合訂本)
香港 嚶鳴出版社1962年
HK$ 200
603 自由談 第14卷第8期
1963年
HK$ 100
604 突破
第75、83–84、110、112–115、117、124期
1981–1985年
共10冊
HK$ 100
605 文潮 第1–5期
馬博良 編輯
上海 文潮社1944年
共5冊
HK$ 800
第七屆舊書字畫拍賣目錄 501-600
501 山鐘集
蘇紹柄 編輯
中山圖書館1958年
線裝共2冊
HK$ 300
502 浦泖農咨、稼圃輯
上海圖書館1963年
線裝共2冊
HK$ 100
503 兒童襍事詩
周作人
崇文書店1973年
線裝
HK$ 100
504 新方言
章太炎
上海右民社
線裝共2冊
HK$ 800
505 春秋正議證釋
吳佩孚
1939年
線裝一函共4冊
附《春秋正議證釋の內容》一冊
HK$ 8000
第七屆舊書字畫拍賣目錄 401-500
401 艷情小說 風流分屍案
過來客 編輯
上海沈鶴記書局1920年
HK$ 200
402 小說兩種
1). 寂寞紅
董千里 香港 亞洲出版有限公司1949年
2). 巧媳婦
蕭中游 香港 僑光書店1971年
共2冊
HK$ 200
403 掌故小說 嘉慶秘史
上海競智圖書館1924年
HK$ 200
404 侍衛官雜記
宋喬(周榆瑞)
香港 學文書店1952年初版
上下全2冊
HK$ 350
405 釧影樓回憶錄
包天笑
香港 大華出版社1971年初版
HK$ 150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