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多倫多明報
自己記性不好,對別人擁有優異記憶力當然不勝欣羨。加州大學的學者在千禧年曾對34歲女子普萊斯進行測試,証實她記得1977年以後任何一天是星期幾。
10月11日多倫多明報
古德明君說:「事實上,中國當年亡在日本鐵蹄之下,也勝於落在中共毒手之上。不解此中道理者,不足以語民族大義」。
10月7日多倫多明報
雨傘佔領運動兩周年紀念之際,成敗檢討紛紛湧現。看來大多數人傾向失敗論,甚至以失敗為名的書都出版了。
我覺得雨傘運動即使沒有成功,也稱不上失敗。
 |
時興抓蛋,騎牛落伍 |
10月6日多倫多明報
十年前的「騎牛事件」曾是中國網絡熱點,今日大概很少人記得了。
10月13日多倫多明報
知道老朋友盧博迪猝逝,想了解多點詳情,找他以前服務過的電台網站看看,只有前台長「在星期三凌晨逝世」八個字,沒有詳情,更沒有悼念的意思、連例牌享壽多少年都沒有。
10月5日多倫多明報
腐敗是中國全國性問題。有人說,中國人見不得錢,錢一多就腐敗。這是相對於政治體制一樣,毛澤東時代比較不腐敗而言的。
10月4日多倫多明報
陸續有朋友和我談論,既然魯迅知道中共得勢後就會整肅他,何以仍然甘當自備乾糧的五毛黨,做中共的鼓吹手,至死不悔?
9月30日多倫多明報
大陸評論家張遠山說,從1950年代以來,中國就沒有世界級的大才子了,原因是文化環境使然。他不方便說得太坦率,真相大家都明白。雖然世界級的沒有,「將就級」的倒還有一些。
9月29日多倫多明報
如果說特朗普這麼出位的政客當上美國總統是不可思議,那麼菲律賓人選出杜特爾特就更難認同了。
9月23日多倫多明報
「小農心態」是中國社會學一個課題,陶傑兄稱之為「小農DNA」,實在是將它「活化」了。
9月21日多倫多明報
梁振英師毛主席故智,發動群眾鬥爭群眾,有別的是毛的兩派群眾都自稱是毛的擁護者,梁沒有這種「找不到敵人就找自己人來鬥」的魔力,他的兩派群眾敵我分明,比較「正常」。
9月18日多倫多明報
包括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威廉卡比在內的三位「重量級中國通」,合作寫出《強國不強?中國國力與經濟成長的極限》。
9月16日多倫多明報
由於港獨甫處於言論推廣階段,遏制港獨也須要從限制言論自由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