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明報 薄熙來將如何被懲罰,有輕重不一的預測。我想,如果他是從基層爬上去的官僚,刑期再短,釋放後的前途是操在當權者手上的。

2013年1月31日星期四
2013年1月30日星期三
蘇賡哲:又近甲午
2013年1月29日星期二
2013年1月28日星期一
蘇賡哲:記起蕭金先生
1月18日明報 故友蕭金先生是我在舊書業的同行前輩,日本佔領香港時期他已經入行了。兵荒馬亂時期,他照樣賣舊書過日子,只是不曾留意文字可以罹禍。有一天,日軍發現他賣的書中,赫然有抗日著作,立即連人帶貨逮往嚴究。這在草菅人命的亂世,是隨時可以丟命的事。他在無可奈何中,只好通過翻譯謊稱自己不識字,不知道那是抗日書籍。
2013年1月27日星期日
2013年1月25日星期五
蘇賡哲:軍紀的變化
1月17日明報
近代中國遭受列強侵略,迄今為止,如以霸佔土地面積計,俄羅斯得益最大。但中國人一般最仇視日本。大抵在俄佔的領土上生活者,已不能以中國人身份作政治表態,而日本侵華,還有不少存活者身受其害,即使不是身受其害,大家都知道南京大屠殺和「鬼子進村」的殘暴,當然恨意難消。
近代中國遭受列強侵略,迄今為止,如以霸佔土地面積計,俄羅斯得益最大。但中國人一般最仇視日本。大抵在俄佔的領土上生活者,已不能以中國人身份作政治表態,而日本侵華,還有不少存活者身受其害,即使不是身受其害,大家都知道南京大屠殺和「鬼子進村」的殘暴,當然恨意難消。
2013年1月24日星期四
2013年1月23日星期三
蘇賡哲:忠奸與成敗
2013年1月22日星期二
蘇賡哲:進退維谷
2013年1月21日星期一
蘇賡哲:龍獅旗下三種人
2013年1月19日星期六
蘇賡哲:李瓶兒、魯迅和司徒華
2013年1月18日星期五
蘇賡哲:文明程度有別
1月10日明報 歷來淪陷被異族統治的中國人,總是懷念故國,希望有一天能重睹漢家旌旗再度飄揚。但這種心態在近幾十年起了極大變化,先後有日治台灣和英治香港的民眾,在漢家旌旗再度飄揚後,做出和祖先完全相反的政治表態。
2013年1月17日星期四
蘇賡哲:重睹舊旌旗
1月9日明報
國家或者政權的旗幟,常是民眾向心力所繫。宋朝被蒙古人滅亡,鄭思肖作為它的遺民,在文字上多所追懷。他著有《心史》,因而「所南心史」一辭,經常出現在後人追懷前朝的文章中。鄭思肖有這樣一首詩:「力不勝於膽,逢人空垂淚,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朝朝向南拜,願睹漢旌旗」,歷史不能逆轉,他始終沒有再看到代表宋廷的旌旗。
國家或者政權的旗幟,常是民眾向心力所繫。宋朝被蒙古人滅亡,鄭思肖作為它的遺民,在文字上多所追懷。他著有《心史》,因而「所南心史」一辭,經常出現在後人追懷前朝的文章中。鄭思肖有這樣一首詩:「力不勝於膽,逢人空垂淚,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朝朝向南拜,願睹漢旌旗」,歷史不能逆轉,他始終沒有再看到代表宋廷的旌旗。
2013年1月16日星期三
蘇賡哲:恨透了
1月8日明報 有一部「中國名片」叫《杭州》,據說在紐約時報廣場的大電視瑩幕上播出。這部宣傳片拍得高明,碧色越瓷一縷青煙,散落西湖四季如詩如畫美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再配上悠揚抒情,融匯著弘一法師遺韻的音樂,不啻人間仙境。比起柳永的《望海潮》,硬是添了繽紛具象的視覺快感,紐約的老外看了,即使不大清楚甚麼是西泠印社,也很容易爲東方古典美所傾倒。
2013年1月15日星期二
蘇賡哲:偉大的麻醉劑
1月7日明報
友人很喜歡攻擊泛基督教,不過大多是拾中共牙慧,例如說是侵華工具之類陳腔濫調,殊乏新意。所謂新意,起碼應該是魔鬼創造天地、人死後靈魂不再分為你我他,所以不可能有末日審判這種,才算得是真正對教義的顛覆。
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
蘇賡哲:內外有別
1月4日明報
一位女士應約去女同事家吃飯,她發現女同事有個年紀老大但舉止慈祥優雅的公婆。她們兩婆媳相敬如賓,互動間非常客氣,媳婦端一杯茶給婆婆,婆婆連忙堆笑說:「謝謝您,麻煩您了。」在餐桌上,婆婆對媳婦的烹調手藝讚不絕口,說味道好到極。
吃完飯,女士向同事辭謝,婆婆同樣向媳婦說:「我也謝謝您,我們不相識,您還對我這麼好,真不知道應該怎樣感謝您。」
同事把客人送出門外,客人表示十分羨慕她們的婆媳關係這麼融洽,只是對婆婆最後那句話不能理解。同事這才說:婆婆得了老人痴呆症,完全記不起媳婦,每天都當媳婦是陌生人。同事還說,老人得病前,是一個對媳婦很苛刻的婆婆,婆媳間經常劍拔弩張,磨擦不斷。
這是一種人性,對外人謙恭忍讓,對家中親人極為苛刻。我見過將媳婦打到撲倒地下,再拖著頭髮扔出樓梯口的婆婆。同是這位婆婆,卻是外人齊皆稱讚的慈祥長輩。
還有以前中文大學那位教授,和我們在一起時是典型好好先生,謙遜有禮,從未見他發過脾氣,但回家卻打妻子、打已成年的女兒,還是按倒在地上飽以老拳那種暴力,卒之因此丟了教職。
當然,還有中國政府,對外賓也是極度客氣,文明得很;對自己的國民卻行苛政,寧願餓死自己千萬同胞,也要將糧食運出國贈給千萬里外的外人。最可怕的是永遠等不到他們老人痴呆,好把所有同胞都當成英國人、美國人。
一位女士應約去女同事家吃飯,她發現女同事有個年紀老大但舉止慈祥優雅的公婆。她們兩婆媳相敬如賓,互動間非常客氣,媳婦端一杯茶給婆婆,婆婆連忙堆笑說:「謝謝您,麻煩您了。」在餐桌上,婆婆對媳婦的烹調手藝讚不絕口,說味道好到極。
吃完飯,女士向同事辭謝,婆婆同樣向媳婦說:「我也謝謝您,我們不相識,您還對我這麼好,真不知道應該怎樣感謝您。」
同事把客人送出門外,客人表示十分羨慕她們的婆媳關係這麼融洽,只是對婆婆最後那句話不能理解。同事這才說:婆婆得了老人痴呆症,完全記不起媳婦,每天都當媳婦是陌生人。同事還說,老人得病前,是一個對媳婦很苛刻的婆婆,婆媳間經常劍拔弩張,磨擦不斷。
這是一種人性,對外人謙恭忍讓,對家中親人極為苛刻。我見過將媳婦打到撲倒地下,再拖著頭髮扔出樓梯口的婆婆。同是這位婆婆,卻是外人齊皆稱讚的慈祥長輩。
還有以前中文大學那位教授,和我們在一起時是典型好好先生,謙遜有禮,從未見他發過脾氣,但回家卻打妻子、打已成年的女兒,還是按倒在地上飽以老拳那種暴力,卒之因此丟了教職。
當然,還有中國政府,對外賓也是極度客氣,文明得很;對自己的國民卻行苛政,寧願餓死自己千萬同胞,也要將糧食運出國贈給千萬里外的外人。最可怕的是永遠等不到他們老人痴呆,好把所有同胞都當成英國人、美國人。
2013年1月12日星期六
蘇賡哲:剖析「撐梁」示威
![]() |
照片來源:爽報 |
在香港現場觀察一連串「倒梁」、「撐梁」的元旦遊行示威活動,真可以說是百感交集。反感、快感、傷感、正義感甚麼感都有。但始終比較留意的,是梁振英陣營在龐大的壓力下怎樣做,和為甚麼這樣做。
2013年1月11日星期五
蘇賡哲:胡適和汪精衛
2013年1月10日星期四
2013年1月9日星期三
蘇賡哲:女權走到盡頭之後
1月1日明報
女權運動在中國已有百年以上歷史,應該說是中國向現代國家轉型比較成功的一件事。不過,時日過去,有些世象頗令人感嘆。
民國初年,江蘇吳縣有一位女學生為文叫《勸女子勿穿耳說》,她開篇就說,男女應該平等,當年的婦女已知道纏足是奇恥大辱的惡習,但仍不覺得穿耳戴上耳環同樣是對女性的輕視,是女性被視為玩物的象徵。
2013年1月8日星期二
2013年1月7日星期一
2013年1月5日星期六
蘇賡哲:語言「偽術」
[2013-01-01]星島
語言的表達是有其藝術性的,所謂藝術性,一般指將話說得比較動聽、容易令人接受以至被感動。但如果將話說得乍聽覺得有道理,卻經不起推敲,終而察覺似是實非,藝術就變成欺人的「偽術」。
語言的表達是有其藝術性的,所謂藝術性,一般指將話說得比較動聽、容易令人接受以至被感動。但如果將話說得乍聽覺得有道理,卻經不起推敲,終而察覺似是實非,藝術就變成欺人的「偽術」。
2013年1月4日星期五
2013年1月3日星期四
蘇賡哲:溫室感的由來
12月26日明報 每逢對香港民主派失望、埋怨的人,我總是說:「你也可以是民主派。」人人都可以是民主派,說得嚴正些,充當民主派甚至是一種公民責任。民主派不是官職,沒有霸佔位子不做事的可能。民主派的民意代表讓選民失望,下一次選舉不投票給他就是。
2013年1月2日星期三
蘇賡哲:關於成龍的剖析
2013年1月1日星期二
蘇賡哲:下台的一個可能性
12月21日明報
一片倒梁聲下,梁振英是否會像董建華那樣應聲而倒,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香港內部的挺梁建制派會認為,國民教育己知機地作出重大讓步,僭建畢竟不是殺人放火,重視誠信到要讓首長下台只是西方政治價值,應該讓梁振英有時間有機會施展他做實事的才能。這種說法,北京是很中聽的。
一片倒梁聲下,梁振英是否會像董建華那樣應聲而倒,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香港內部的挺梁建制派會認為,國民教育己知機地作出重大讓步,僭建畢竟不是殺人放火,重視誠信到要讓首長下台只是西方政治價值,應該讓梁振英有時間有機會施展他做實事的才能。這種說法,北京是很中聽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