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杜月笙 |
舊書商回憶錄之四十
包括蔣介石在內,很多人喜歡和杜月笙稱兄道弟。因為任你有天大難題求助於他,他都若無其事,「閒話一句」就替你解决了。
舊書商回憶錄之三十九
戴望舒和柳木下都是在香港生活過的詩人,戴喜歡買舊書而柳以賣舊書為業。
舊書商回憶錄之三十八
當我憶及福佬村道龍記舊書店老闆娘,從床底下拿出姚克的一盒書時,問她「三狼案的馬廣燦不就是從這裡被捉走的吧」。
舊書商回憶錄之三十七
開辦新亞書店後,我知道這一行興衰成敗,不决定於找一個人流旺盛的店面,也不决定於裝修是否雅致有品味,而決定於有沒有好書應客。因此我沒有遵循奶路臣街老行尊們的傳統,坐待人送書來賣,而是主動出擊,每日下午去港九各個舊書匯集的地方「巡貨」尋書。
舊書商回憶錄之三十六
陳本是非常可愛的教授。看他的履歷,原是廣東省一家體育學院的校長,何以變成我們文史系教授,我只能說,生於那個世變後的亂世,大家都見怪不怪,何況教的是應用文。
 |
朱曼舒 |
舊書商回憶錄之三十五
在加拿大的電台做時事評論,經常訪間一些各具不同政治立場嘉賓,以增加「可聽性」。
舊書商回憶録之三十四
何敬群(遯翁)先生在珠海和浸會教詞、曲習作。我不大聽得懂他的口音,但他功夫深耕細作都在批改習作上。記得有一次我的「泥」字用錯了平仄,他批示舉元稹的悼亡詩說,「泥她沽酒拔金釵」的「泥」不是平聲是仄聲。
舊書商回憶錄之三十三
我入讀珠海書院,校長是當過廣東教育廳廳長的黃麟書,著有《秦皇長城考》,是位恂恂儒雅的長者。
舊書商回憶錄之三十二
以前香港社會撕裂並不嚴重,圖書出版界沒有顔色之分,所以華東出版局來香港辦書展,邀請我去幫手,我也有可無不可跟著一二十家民營書店行家去做些雜務。舊書業界還有實用書店的龍良臣先生亦參與其中。
舊書商回憶錄之三十一
香港舊書業的輝煌時期,一般人是不知道,感受不到的。中國大陸在文革時期禁書、焚書,全球的中國觀察者、漢學家以至大學圖書館只能集中來香港搜求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