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0日星期日

蘇賡哲:暴力與非暴力的分歧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香港支聯會將在64日的燭光晚會以「平反六四、革命尚未成功;建設民主,同志仍須努力」為主題。
我覺得紀念辛亥革命,如果只是紀念它建設民主中國的理想,當然沒有問題。至於它的暴力革命方式,卻和支聯會「和平、理性、非暴力」政治路線相違背。1989年「六四」鎮壓甫過,香港群情洶湧,有人提出要買槍支和中共對著幹。這是不切實際的主張,被反問一句「去哪裏買,買了又如何」就沒有下文。買槍支是暴力革命,香港人能夠買多少槍支去挑戰中共的武裝力量?不過,華叔為支聯會訂立「和平、理性、非暴力」路線,並非著眼於暴力對抗沒有成功可能,而是他認為,即使成功了,新政權也會以暴力維持其統治,民主仍然無望。

辛亥革命以暴力成功結束了中國數千年帝制,但它建設民主中國的理想,在一百年後仍渺然不可實現。其實在當年,對是否應該推翻清廷帝制,也有爭議性。不用說中國人中有不少保皇黨,「鐸巡中華45年」的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也反對孫中山的暴力革命,他致力於結交權貴、聯絡士紳、顧問洋務、調停外交、推動變法、抨擊革命。事實上李提摩太所列舉的英國和日本,作為變法改良帝制榜樣,在今日看來是成功的。英、日兩國人民在虛君制度下,享受了比百年來中國人大得多的自主權。李提摩太還建議邀請伊藤博文來華當政改顧問,甚至給予行政官職以提供日本經驗。
但當年的暴力革命狂潮像脫韁的馬,一開蹄就收不住腳,革命志士只能一個比一個表現更激烈。這也是魯迅所說,「秋瑾是給人拍掌拍死的」之故。香港「六四」後買槍支的冒進主張,之所以沒有愈演愈偏激,全因有華叔這樣具備威望的「大老」站出來喝止。華叔反對暴力革命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認為只有非暴力才能使人去愛人。這和劉曉波「我沒有敵人」的宣示是互為響應的。我們應該說,非暴力原則和暴力革命的分歧,在於前者更關注於革命成功後怎辦。如果只是結束了一個朝代而「後辛亥化」100年,表面成功的革命其實是失敗的。
很多人以為中共囚禁劉曉波是「沒有政治智慧」,其實中共的政治智慧正在於他們了解劉曉波非暴力抗爭對政權的威脅性比暴力革命更大。以為中共沒有政治智慧的人,大多以為「劉曉波無非弄個《零八憲章》叫人簽簽名,這個憲章溫和得很,你接受了也沒甚麼事,不接受也可以,何至於要抓人坐牢,還判個十多年。」說這話的人才沒有政治智慧,因為《零八憲章》表面上是向中共獻策,其實是用來凝聚反對派人心、凝聚反對派鬥志、用來表達被統治者在共同意志上拒絕接受暴政統治的。如果只是要向中共獻策,起草個甚麼憲章,在別人不知情下送給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劉曉波今日的「江湖地位」,不會有這個十多年大牢之局。中共愈是判劉曉波「出人意料之外」的重刑,就愈是顯示他們感受到非暴力抗爭所施加給他們「出人意料之外」的壓力。
這種「出人意料之外」的壓力,在香港也出現於董建華時代,2003年有50萬人上街遊行反對廿三條立法和其他弊政。結果是中共讓步使董下台。「五區公投」也是一種可能迫使中共讓步的非暴力抗爭,所以司徒華才會贊成說「應該做、快點做」。可惜後來有人進言,使他作出自稱為「對人不對事」的改變,這個說服華叔的人我稱之為泛民公敵。
2011-2-1卡加里星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