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星期一

蘇賡哲:談「快樂抗爭」

26日明報
    據說,「快樂抗爭」是社會運動的新興手段。戴耀廷教授在提倡萬人堵塞中環的文章中就建議採用這方法,在街頭辦嘉年華聚會,指這會把整個行動吸引全世界注意,加大施予對方的壓力。    陳雲教授有著作叫《終極評論,快樂抗爭》。他說:「快樂抗爭就是懷抱歡喜心,直面痛苦,啟發思想,集結龐大民眾,以人民總量令壓迫者畏懼,宣揚民眾的快樂生活方式,使壓迫者愧疚而覺悟,改過遷善,從而達致彼此的解放」。 
    從語意上看,如果抗爭者具備「快樂生活方式」,那還抗爭甚麼呢?當然,歷史上是有這樣的抗爭而成功了的。美國反越戰的年輕人就曾經在集會中展示他們吸大麻、男女胡天胡帝的「快樂生活方式」,卒之終結了越戰。但美國總治者是不是因為看到他們這種快樂生活方式而心生愧疚與覺悟,從而撤兵,就很難得知了。不過我們知道,美國政府需要選票,和中共之不怕你不快樂,還是大有分別的。
    和反越戰不一樣,歷來改朝換代,都不是快樂抗爭的結果。近如辛亥革命、北伐、國共內戰都不是,造反者均取得成功。八九民運也不是,但失敗了。天安門廣場學生有彈吉他跳舞的,卻不是主流,即使是主流,鄧小平恐怕也不會因而愧疚與覺悟的。 
    中國傳統街頭賣唱,總訴之以悲情,唱《客途秋恨》、《男燒衣》之類悲歌。心理學家也說:人在悲傷中是比較有憐憫心,肯施捨的。
    不過,現在香港街頭賣唱者亦轉型搞快樂表演了。時代總在進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