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1日星期六

蘇賡哲:從一本紀念冊說起

一個人能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即使收入微薄,也是幸事。我在圖書業確實得到很大樂趣。例子之一是最近有人交來一本1854年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紀念冊,委託我代為拍賣。雖然書的品相較次,有水漬,但真是一本令人不忍釋手的珍籍。主要原因是中國第一位留美學生容閎,就是這一年在耶魯大學畢業的。
    這本耶魯大學紀念冊是該屆畢業生William Hutchison所有。紀念冊中,有容閎親筆題贈的中文「有志者,事竟成」。大抵考慮到同學不懂中文,在旁邊附有英文譯註,還用英文寫了情意殷切的祝福和表示對Hutchison的讚賞。
    紀念冊中的容閎和其他同學一樣作美式打扮,像貌英挺、神情堅毅,和晚年留著一蓬白鬍子時的感覺大不一樣。難怪他回國後和曾國藩接觸時,善於相人的曾國藩說:「我看你的相貌,就知道你是良好的將材。你目光威嚴,一看就是有膽識的人,定能發號施令,駕馭軍旅。」(曾後來沒有讓容閎帶兵,而是委任他到美國採購機器。也許因為容沒有實戰經驗,卻是留美海歸生。)
    這年耶魯大學共有98位畢業生,後來當然大多是社會精英。紀念冊中有大部份畢業生的題辭。希望有空時細讀,相信其中還有不少猛人。我還保存著一幀1894年容閎與老同學們的合照,那是畢業40周年的一次聚會,照片中人雖然仍神采奕奕,一和紀念冊比較,自然難掩老態。不過,畢業後40年,能夠參加聚會的同學包括容閎在內共23人,也很不容易了。此外,容閎奉曾國藩令赴美為江南製造局採購機器,已是他畢業十年的1864年,他們那批同學剛好有十周年聚會,相信也會有合照,不過我找不到。
    現在耶魯大學仍珍藏著容閎一些筆跡。例如大學三年級時他寫給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牧師的信,表示畢業後想回中國工作,但未具體決定投身哪一種行業。更有史料價值的是1872年他寫給耶魯大學校長Noah Porter的長信,信中提及清廷派遣留美幼童計劃內容,並說明由於幼童是官費生,所以不能中途退學、不能入籍美國、學成後不能留美不歸。此外,美國康州歷史學會也藏有容閎致Mrs Atwell的信,內容是中方把送一位留美幼童去她家中寄住,請予以照料。
    容閎自耶魯大學畢業後,經歷十分豐富,目前一般人最注意的是他促成滿清政府派遣官費生留學美國。其實他做的不止於促成,而且付出巨大心血,細緻到留美幼童寄住的美國家庭的家長,都由容閎親自和他們見面交談,安排一切。
    晚清派遣幼童留美,是中國歷史重要史事,開啟百多年來的留學大潮。今天在美國和加拿大的中、港、台移民,也有很多人說,他們是為了讓下一代得到良好教育才移民的。後來幼童留美雖然被清廷保守勢力摧折,只有極少數能讀完大學課程,但幼童長大後人才濟濟,有詹天佑、唐紹儀、周壽臣、梁誠等在中國政治、軍事、實業等領域貢獻良多。從美國保存的容閎及其相關史料來看,美國方面對百多年前中國官費幼童留學美國這項史跡的重視程度,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容閎是從香港出發赴美留學的,但港方也沒有多少關於他的遺跡保留下來。即使在大講「保育」的今天,想弄一個容閎紀念館,也欠缺足夠材料撐起門面
[2010-04-06]溫哥華星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