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星期一

蘇賡哲:也談二代移民回流

[2015-05-19]溫哥華星島    
    為著瞭解第二代香港移民回流情況,溫哥華《星島日報》訪問了摯友李家豪君,可以說是找對了目標。以前和家豪在多倫多共同主持過一個很受歡迎的電台「烽煙」節目,家豪極具聽眾緣,記得預知節目結束前一個星期,很多聽眾來電惜別,和家豪一起聲淚俱下,頗為感人。 家豪年前回流香港,找到可以發揮理想的工作,更應該慶幸的是找到非常賢慧的另一半,生了個聰明伶俐的麟兒,在如意的生活中回憶加拿大時光,總說在電台主持節目是他最愉快的加拿大經驗。我覺得他當年回流,並非認為香港前途比加國好,而是難得機緣巧合,不想錯過。
    認識很多回流的第二代移民,回流原因都不一樣。如果十多歲隨父母到加拿大,很多是因為懷念香港生活方式而回流的。青春期的他們迷戀著香港熱鬧兼刺激之社會氛圍,為了重溫舊夢而回流的這些青年,其他條件一般就不會苛求。例如在加拿大所學,回港後無適切的用武之地,只能屈就它業,這是回流前就知道的,因而罕有後悔。不過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年以上,等於打了個記憶的深刻烙印,在忙亂的生活中,他們向香港朋友講解加拿大平靜的生活時,會覺得總難以引起共鳴,這是回流的年輕人每喜歡「聚群」,和同是回流二代一起組織生活小圈子的重要原因。
    這種「加拿大記憶」往往很感人。家豪在訪問中提及的中環蘭桂坊7月1日加拿大國慶的盛況當然很突出。不少回流青年在這一天,隨意到那裏的酒吧或者餐廳一坐,很容易就找到自己一大堆加拿大大學的校友,有些甚至在加拿大時並不相識,但大家有共同回憶,很容易就可以成為好朋友。
    另一個例子是農曆正月初二,尖沙咀有花車遊行,大街兩旁看客擁擠,萬頭聳動。凜冽寒風中,鼓樂喧天不絕,直到加拿大花車出現,人群中勢必有一撥一撥看客歡聲特別雷動,不用說他們多數就是回流的香港移民。這顯示出他們自覺的加拿大身分認同。
    不過,近幾年來,身分認同在香港年輕人中顯得比以前複雜了。本土思潮興起後,講究本土身分認同的人很容易把外來人界定為「離地」者,從而產生排他性。例如家豪的訪問轉載上互聯網「臉書」後,就有人問:這麼喜歡加拿大,何不買張機票回去?
    其實,我所認識的回流二代,全部是雨傘運動熱烈支持者,很多在佔領區要人出人,要錢出錢,要發電機出發電機,堪稱貢獻良多,他們沒有一個是藍絲帶。
    以前李陵不得已投降匈奴,迫害他一家的漢武帝死後,他在漢廷的朋友勸他回流,他拒絕了,說:「陵雖辜恩,漢亦負德」。現在這些加拿大回流二代非常單純,完全談不上誰辜恩誰負德,他們只是小時候隨著父母移民他邦,長大了帶著加拿大記憶重返故園。香港一向廣納世界各地移民,例如有些日本人來港定居,宣稱他們既愛香港,也愛日本,他們不應該因此受排斥。何況,回流二代本來就是香港人的兄弟子侄,更何況他們都是黃絲帶,認同本土價值,還比其他人多了一份魁北克分離運動者與聯邦主義者互動的認識。口袋中有一本加拿大護照不是他們的原罪。
    練乙錚先生指出,香港海外移民可以爭取為本土運動的忠實盟友,何況是人已回到香港的二代移民。

6 則留言:

懷鄉書訊 說...


博士提出「加拿大記憶」以便將家豪和那些動輒問「你是不是中國人」的強國人區隔,只是現代人對居住地的感情實在無法簡單地以本土論觀點解構。
回流的香港移民見加拿大花車而歡聲雷動, 何以他們不能和在加拿大扭秧歌的大媽一般地被問:這麼喜歡中國,何不買張機票回去?誠然加拿大和大陸客觀環境相距甚遠,但香港移民應比大媽有更多的選擇自由。
回流的第二代移民關心香港前途的不少,逐利益而居的遊牧族其實也很多。黃絲不一定本土,有些是左膠,又或是泛民,本土則只要本土,其他的都是賣港賊,沒有誰可以當本土盟友。

匿名 說...

回流移民(包括一代和二代)的共通點是,他們都是愛熱鬧的,所以才受不了美加的冷清。對我這些沒有移民條件的社交恐懼症患者而言,卻是求之不得。

匿名 說...

蘇先生曾寫過一篇名為曬幸福的文章,不妨以此作參考,解釋本地人對早已移民的港人的看法。鄙人的父親於八0年代由大陸移民香港,算是早期的新移民。當時大陸經濟尚屬貧乏,老父把一部分薪水接濟鄉間親友,供書教學,助置新居。老父的慷慨熱心,使親友既嫉妒,又羨慕香港的富足。近年老父回鄉,遭到親友的冷漠相待,十分失望。或者老父並未想到,從前回鄉時的風光會引起他人的難堪。人心難測,人心難測。

匿名 說...

只要你是以香港利益為本 , 捍衛廣東話正體字 , 本土派是不會介意你的國籍 , 被譏為離地賣港的 , 是fxxking chinese 馬律師 , 外國籍 成蟲之類的廢人

天佑女皇 說...

有社交恐懼症,在美加也有難題,美加人熱情開放,如果大家常常遇見,你不打招呼,不微笑,不閒聊,人們會誤會你沙塵,無禮貌,洋人極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美加是靜,但比香港更重視社交溝通。

匿名 說...

社交恐懼是跨張之言,見到人打招呼、閒聊當然會,這是基本禮貌,只不過不會特別享受這些社交場合,如果可以,盡量不會出席。但我發現回流移民特別喜歡人多熱鬧的場合,即使是年青的,也好嚮往TVB肥皂劇式一大群親戚熱熱鬧鬧齊齊整整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