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1日星期六

蘇賡哲:從余杰台灣觀說起


[2015-03-17]溫哥華星島     
    昔年的「北大才子」余杰在2012年被迫流亡美國,數年來陸續寫出不少高水準的評論文章。 他的著作分別在香港和台灣出版,但香港的政治氣候日趨惡劣,因而不得不逐漸偏重在台灣出版。這一來台灣的讀者群擴大了,和作者起了互動作用,余杰多次訪問台灣,在不同場所和機構演講,以「異鄉客」及「世界人」身分與參加者交流。 
    此外,余杰走訪了台灣很多地方,尤其和政治文化相關的處所,從而深入瞭解台灣,對台灣的看法也不斷修正,到今天,他聲稱自己是「太陽花」的一分子,是台灣公民社會的「榮譽成員」,又是台灣半個在地人。他不迴避在任何公開場合支持台獨,而且把台灣視為精神的原鄉。 
    余杰說:「如果有一天中共武力犯台,我願以肉身去抵擋中共的坦克,如同1989年在北京攔阻坦克屠殺學生的『坦克人』一樣。面對國共兩黨聯手葬送台灣民主憲政,走向終極統一的陰謀,我願與所有熱愛自由和獨立的台灣人並肩戰鬥。」 
    我覺得余杰這番表白很有指標作用。以前,台灣的統獨分界和省籍有較大關聯,外省人雖然有主張台獨的「外獨會」,有支持台獨的外省人如陳師孟、鄭南榕,畢竟他們是外省人中的少數,大多數追隨蔣中正去台灣的外省人都是反台獨的統派,而且他們掌握著軍權。他們的軍頭多次公開宣稱「國軍不會為台獨而戰」。在這種形勢下,倘若中共因台灣宣布獨立而發動戰爭,不談武備,單純以人的因素來看,台灣必敗無疑。
    然而時至今日,「半個台灣人」的余杰表示願為台獨而戰,而他的台灣觀形成於對台灣的深入觀察和瞭解。我們可以知道,新一代的台灣人對捍衛自主獨立的理念,已經不再以省籍劃分界線。
    這是因為抱持著大中華情意結的老一代外省人凋零了,他們的下一代在台灣土生土長,沒有了身為大陸某省人的觀念,而只認同自己是台灣人。
    也就是說,未來台灣,新生代本省外省合流,只會有統獨之分,獨派中不再有本省獨、外省獨的識別。他們未必參加或支持民進黨,卻肯定排斥靠攏北京的國民黨,所以「太陽花」運動沒有省籍之分,這也是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的基本原因。這一代年輕人當然也是台灣軍隊的兵源,「國軍不會為台獨而戰」的說法已難成立。
    再看對岸的共軍,最近兩會期間有將領出來揭發軍隊的腐敗,一個大軍區司令,用兩千萬元可以買到。入黨要錢,從排級軍官到師級軍官的職位都明碼實價在買賣。一個人用兩千萬元當上軍區司令,目的自然不是為了保家衛國,而是作為一項投資,一盤生意,亦即他必定要利用職權賺多於兩千萬元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共軍如果發起反台獨的台海戰役,有多少軍人肯為貪官犧牲?恐怕比以前願意為台獨而戰的國軍還要少,遑論現在國軍已經換代了。
    因此,如果戰爭打的是人,而不是唯武器決定論,共軍沒有必勝把握,他們知道自己的腐敗程度已遍及全軍,這也是中共遲遲不對台灣動武的原因。
    余杰自我剖白說,開始時,他像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一樣,把台灣視為一個可以利用於中國民主事業的資源,後來才覺得自己還應該為台灣深化民主出一分力,也就包括對台獨的支持。這是他與一些聽見台獨就喊打喊殺的民主人士最大的分別。

3 則留言:

匿名 說...

把台灣視為一個可以利用於中國民主事業的資源 <-- 香港某啲人都係以同樣眼光睇香港。

匿名 說...

把香港視為一個可以利用於中國民主事業的資源
<-----就是支聯會 , 民主黨 , 教協 , 一眾司徒華的徒子徒孫 , 各種大中國膠 , 還有那個學生組織叫學聯的 , 為了中國民主 , 是可犧牲香港的 , 但呢班死仆街 , 又唔上大陸搞中國民主 , 不是有了外國護照 , 就是只在香港吹水 , 最仆街是幫大陸人領綜援 , 侵吞香港納稅人的利益 , 香港人的死活他們全不上心

天佑女皇 說...

個人建議中華民國退到臺北宣佈獨立,而南臺灣也宣佈獨立,國號大臺灣國,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