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日星期二

蘇賡哲:反殖的比較

2月20日多倫多明報      
    鄺健銘君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後,再赴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進修,並在當地從事研究工作。他最近推出力作《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在雨傘運動爆發後的今日,很受關心香港前途的讀者矚目。 他在書中說,戰後香港有別於新加坡,華人社會沒有出現強烈的反殖情緒,原因有四:一,香港大部分移民都是從中國逃港,是自願性移民,較能接受香港的不公。我看過新加坡反殖史料,雙方最大分別是新加坡反殖者沒有逃港移民在共產中國吃苦的經歷,鄺健銘標舉這點,是捉住要害。其二,國共兩黨在香港頻繁的活動,難令港人視英人為共同仇敵。事實上國共在港活動,只是推使港人向英殖靠攏。最激烈的56年雙十右派暴動、67年左派暴動,都令港人覺其醜惡,轉而抱緊英國人。三,新加坡是多元種族社會,華文只是新加坡小學的選修科,李光耀上台後,也有需要抑制教育華文化的進度。香港則以華人為主,在50年代,幾乎所有小學都以廣東話教育,中英文學校都學習中文。四,港英沒有像新加坡政府那樣推行自治政治改革。 
    我覺得香港沒有強烈反殖情緒,是如果反殖成功了怎樣辦?新加坡反殖成功,可以和馬來亞合併,也可以獨立,香港反殖成功,英國人走了,香港肯定只是提早被中共統一,從九七移民潮就可以知道這是很多港人的噩夢。馬文輝在六十年代建立「民主自治黨」,被稱為「港獨之父」,他仍要英女皇任命港督,國防、外交歸英國管,根本不是甚麼反殖,這個如意算盤,沒有多少人響應。

1 則留言:

天佑女皇 說...

英殖香港有天堂的美譽,繁榮先進遠勝落後的臺灣,而大陸更像地獄,有精神病才想「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