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多倫多明報
儒家「五倫」講君臣之義。我覺得只要有專制統治,就有君權高於一切的「綱常」。有人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腐儒之見,但我們看毛澤東之於劉少奇、金正恩之於張承澤,就知道腐儒之見是古代至今的現實。
不錯,孟子說過「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但歷史現實是臣被視為草芥,只能在心裡不滿,有時連「腹誹」都會送命。能夠視君如寇仇而且付諸行動的,通常是草民。
不過,孟子自以為是的道理,用中共的歷史來檢驗更加脫離實際。
毛澤東禍國殃民,視臣視民均如草芥,但臣和民都沒有視他如寇仇。他壽終正寢,北京人哭成一團,如喪考妣;遺屍陳列在天安門廣場紀念堂,數十年間無數人排隊瞻仰致敬;長得比較像毛澤東的「演員」一登台,台下觀眾淚流滿臉高呼「主席」,完全沒有「視寇仇」的憤怒,而是恩人、慈父的感情。被統治者視為草芥,反而視對方為恩人、為慈父,這種道理恐怕孟子發夢也想不出來。
還有孟子想不出來的是:當代中國,君固然視臣與民為草芥;臣亦視民如草芥,最可怕的是民又秉承著統治者的意志,互相視為草芥。
「反右」不算是君視民如草芥的巔峰,但也有不少知識分子被押送去勞改,瘐斃後屍骨無覓。書法家啟功糊裡糊塗當了右派,又糊裡糊塗被摘掉右派帽子。他說:「右派的帽子拿在群眾手中,不老實隨時可以給你再戴上。」再戴上便再度淪為草芥了,但視他為草芥的不必是君,而是群眾。此外,啟功還不可以視迫害他的群眾為寇仇,因為人人都可能是寇仇,他就活不下去。
4 則留言:
啟功還不可以視迫害他的群眾為寇仇,因為人人都可能是寇仇,他就活不下去。--Well, that's true. That's why many Chinese intellecutuals committed suicide at that time.
2. 我覺得只要有專制統治,就有君權高於一切的「綱常」。That's not true. Even in free and democractic Taiwan, they still honor Sun Yat Sen as "Fouding father".
Sun Yat Sen遠沒有毛澤東做了那麼多害民的壞事。
孔孟是「聖人」,可是好的東西都只寫在書上,但似乎沒有成功的案例,君臣父子,尊尊親親,尊重比自己上級,親近自己的親人。歷史上好的皇帝,屈指可數,暴君、昏庸的佔大多數,儒家和西方文明比拼,200年前早高下立判,個人認為李唐李世民的開明有點西方圓桌武士的影子~King Arthur and his Knights。劉邦和朱元璋都恩將仇報,誅殺功臣,無個好人,愚忠愚孝愚昧,奴才太監一堆,聖人的道理很高深,但口惠而實不至,怎樣也比不不上西方文明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義來得實在。中國人愛毛澤東?應接受精神科及心理治療,講真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