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蘇賡哲:台港本土運動比較

毛身後的謝雪紅
[2013-11-26]溫哥華星島    
    台灣和香港先後出現本土運動。雖然有人粗糙地說,本土化就是搞獨立,其實兩地都欠缺獨立的可行性,因而本土運動、本土優先、本土化等理念,在可操作的層面,只可能是族群間的區隔或排斥;從思想層面上,則是對大中華意識的反抗。 在台灣表現為本省原居民和戰後赴台外省人之間的矛盾;在香港則是主權易手後,「老香港人」對所謂「蝗蟲」的排拒。「蝗蟲」這帶有濃厚貶義的稱呼,泛指內地訪港遊客及居港不足七年的新移民。不過,以居港未足七年作為新移民標誌,只是法定準則,這個準則包括法定香港人享有資源上的差別,但從本土運動者的角度看,則是具備大中華思想,或親共,或欠缺香港本土意識的人,不論居港多久,都在排斥之列。 
    台灣本土運動的對立面是戰後赴台的外省人,這個對立是外省人營造出來的。本土台灣人在二戰結束時,大多只有大中華意識,對台灣重歸祖國懷抱寄予厚望,然而厚望很快變成失望,「二‧二八」之後蔣方屠殺台灣社會的精英,更使他們從失望變成絕望。台灣人這番從厚望到絕望的過程,和本土香港人不一樣。 香港人不曾對祖國寄予厚望,香港人很多來自內地,對祖國陰暗面有切身體會,認識比當年被海峽隔絕的台灣人深刻得多。 
    1997年主權易手,即使是以司徒華為首的知識界、社運界,也只是贊成「民主回歸」,當然在今天會有個新名堂把他們稱為「左膠」,但無論如何,他們對祖國政權本質的認識,遠高於「光復」後去基隆碼頭歡迎國民黨軍隊的台灣士紳。 
    台灣本土運動看對立面的外省人是一刀切,省籍就是壁壘,外省人有優先享用資源的權利,他們所憑恃的是謝雪紅逃亡後再也無人可以抗拒的國家暴力。直到李登輝掌權後的急速民主化,外省籍政客為了拉選票,才開始著意於模糊族群區隔,他們學習講台語,自稱和大家一樣都是台灣人,這種手腕是用軟刀子化解真正的本土意識,而且顯然收效甚宏,否則馬英九就不能當他的低民望總統了。 
    香港本土運動是另外一回事。香港人口結構的大變動是1949年前後,但本土的對立壁壘不以此劃界。當年本土香港人也排斥外省來人,否則就沒有梁醒波、劉恩甲主演的電影《南北和》了。但因為大量湧入香港的外省人只是政治難民,沒有台灣外省人的政治特權,更不可能用國家暴力對付本土香港人;他們只是帶來工業資本,以京滬為兩大重心的先進文化,以至電影、流行歌曲等通俗文化,對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和形象有正面助力,而且他們盡力學習粵語,努力融入廣東人為主體的主流社會。很快,本土和南來外省人便通過磨合的考驗,壁壘崩潰,混為一體。 
    其後例如中國大陸大躍進失敗,發生餓死近四千萬人的大飢荒,大量逃荒難民湧入香港,他們對中共當然不會存在好感,香港是飢渴荒漠中的綠洲,比起1949年的南下政治難民,他們對自己的地位更乏議價能力,但求安身立命於荒年,所以不存在本土對立面的問題。 
    本土香港人和內地人的對立,是香港主權易手後才開始的。但內地訪港遊客和新移民雖是他們鬥爭對象,他們的真正阻力,卻是本土親共港人和親共新移民的結合。 
    這又是台灣本土運動所沒有的經驗。李怡先生說:親共新移民雖然不是全數,但大多骨子裏被埋下兇殘、鬥爭、貪婪、自私,香港每十年,就有近八十萬這類人從內地向南滲入,所以香港本土運動,比台灣艱難萬倍。

3 則留言:

還我本來 說...

反蝗必勝,復港必成,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光復香港,驅逐共匪,還我河山!民主萬歲!天佑女皇!

匿名 說...

香港97前還有英國的高明管治術, 這是不能忽視的因素

匿名 說...

香港正在一天天變質。
行走在大街、商場不再是謙讓有禮的香港市民,而是不時傳來喧嘩的「普通話」。
相信這種情況只能一天比一天更甚。